2024-07-03
公开征求意见近一年时间,11月2日,关乎未来15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终于正式发布。
从去年12月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以来,近一年时间里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势必让这份规划有了与时俱进的调整。一年后规划正式稿发布,其中的表述变化,值得揣摩。
年11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到2025年,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0千瓦时/百公里,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
具体来看。10月9日的国常会指出,为引导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主要有四个“要”,分别是加大关键技术攻关、加强充换电等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加强新能源汽车领域国际合作以及加大对公共服务领域使用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支持。
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一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相比于上一个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已经过去了8年时间。这8年时间,全球新能源汽车的产业趋势、竞争格局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规划》提出,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将坚持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发展方向。
1、能源生产结构依然以煤为主。在众多能源资源中,我国众多的工农业发展都主要依靠煤。目前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有68%,石油占245%,天然气仅占3%。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造成能源消费高、能源利用率低和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能源利用率低。
2、中国新能源发展前景和趋势: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采取了积极的鼓励和实施支持新能源相关产业健康发展的绿色环保的政策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措施,新能源的研究开发利用规模和生产使用的覆盖范围都正在进步的增加和扩大。
3、新能源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向着更高效、更可持续、更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新能源技术,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新能源技术被认为是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详细探讨新能源技术的发展趋势。
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落实生态保护、基本农田、城镇开发等空间管控边界,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空间的占用。强化绿色发展的法律和政策保障,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绿色技术创新,推进清洁生产,发展环保产业,推进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
“十四五”新能源规划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几点:总体目标“十四五”新能源规划旨在推动能源结构调整,提高清洁能源占比,促进新能源产业的持续发展。
十四五新能源规划主要内容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总体目标十四五新能源规划旨在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提高能源供给保障能力,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十四五新能源规划,即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中关于新能源发展的部分,主要涉及新能源的发展方向、目标、政策措施等内容。
1、国家新能源发展战略规划正在全面展开,未来二三十年,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将成为战略性重点。这项战略涵盖了广泛的清洁能源技术,从实验室研究到产业化进程,都需要大量的前瞻性投资和长期规划。
2、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正在积极主导一项新能源产业振兴的规划编制工作,旨在大力支持和加速新能源产业的整体发展。其中,风电作为重要分支,被确立为未来的战略重点,尽管技术瓶颈暂时限制了太阳能的全面应用,但规划中也将核电的开发利用纳入考虑,有望推动这一领域的快速发展。
3、财政部近日发布了新能源产业振兴和发展规划,旨在通过一系列措施推动产业的健康发展。首要措施是大力支持风电规模化发展,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提升风电行业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其次,实施了“金太阳”工程,鼓励太阳能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旨在加速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利用,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4、法律分析: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产业。
第三次: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构建新型制造体系,促进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产业发展壮大。
根据目前的社会和技术发展情况看,以上三种新能源都比较成熟,将太阳能和生物质能配合利用开发农村沼气工程,尤其在北方农村这更是一个待开发领域,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另外国家有专项资金给扶持政策,这个产业也一定在我国北方农村逐渐做大。
新能源行业的下游产业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车、加氢站、充电桩和输变电等公共及个人应用领域。
据悉,光伏累计装机目标可能由最初的100GW进一步上调,尽管上调幅度还未确定,但可知分布式光伏将成为光伏“十三五”规划的重点,薄膜太阳能电池将在政策利好下大有可为,这有望使得深陷停牌困境的汉能薄膜发电翻身。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划分为 7 个大类,其中涉及能源领域的主要有“新能源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其中“节能环保产业”仅涉及传统工业利用过程的高效节能。
扩大市场规模: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培育,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应用和推广。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充电设施建设,提高充电效率和充电便利性,促进新能源汽车的普及。 加强国际合作: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国际化发展。
同时,新能源汽车的崛起将带动相关产业的繁荣,如电池技术、充电设施建设和智能网联技术等领域。国家将加大对这些领域的支持力度,促进整个产业链的升级与深化。总的来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发布!--,标志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将步入新的发展黄金期。
年起,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公共领域车辆,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80%。去年已发布征求意见稿 十大要点指明方向 2019年12月3日,工信部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征求意见稿)。
总的来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未来十五年的发展蓝图,目标包括新能源汽车的主流地位、燃料电池商业化、全面电动化以及智能网联汽车的普及。